自我认知类题目解题思路及社会现象类题备考四大问答

自我认知类题目解题思路及社会现象类题备考四大问答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同样,自我认知类题目也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的一类题型。在结构化面试中,自我认知类题目属于“基础”地位,这类题目独成一体,又是答好其他类型题目的基础。如果将公务员面试比作一座房子,自我认知类题目便是这座房子的地基。房子是否坚固,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那么,如何打好这个“地基”,面试专家为您支招。

一、初识庐山真面目

(一)认识“你”

自我认知即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指的是考生对自身的经历、性格特点、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认知。这类题目往往与“职位匹配”关联,放在一起考察考生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报考动机、工作计划等。例如,有人喜欢高压高薪的工作,有人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你呢?这道题考的就是考生对于自己的性格特征、报考职位的认识。

与组织管理、人际沟通类题目不同,自我认知类题目中,考官针对的作为考生的“你”进行发问。而不是“你是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你是一名接待人员”等。所以,考试在遇到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那就是接受考官面试的考生。

(二)面试考场中的地位——地基

无论是国考面试,还是省考面试,抑或是选调生面试等等,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题目都会考到。近几年来,这类题目的出题频率虽有所下降,但其他类型题目的考核均是基于对自我的准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有一道题目是这样发问的: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你怎么看待这两句话。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观点类综合分析题目,如果单单阐述这两句话的意思,难免显得单薄。因为考官并不只是想知道考生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而是想知道作为考生的你是怎样定位自己的。在答这道题时,考生若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论述这两句话,将会赢得考官的认可。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处于基础的位置。只有对自我和报考职位进行必要的梳理,形成自己的体系,那么我们考生在面试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夯实地基,有的放矢

(一)事前准备

自我认知题目,与其他类型的题目有所不同,这类题目是面试考题中唯一一类可以提前准备的题目。那么,怎样准备,才能打好面试的“地基”,构建成功的大房子?

2011年1月国家外交部面试真题有一道是这样的:你迄今为止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你如果进入外交部,以后的10-15年怎么计划的?如果没能进入外交部,将来会怎么办?这道题是典型的自我认知类题,也是可以事前准备的。题目问询考生迄今为止最失败的事情,以及入职之后的工作计划等。我们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着重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性格优缺点、人生观等等。在梳理这些要素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进行,可以将一些要点写下来,再进行练习。

(二)有的放矢——投射性

要做到在备考中有的放矢,我们就要了解自我认知类题目的测评目的。自我认知类题目考察的就是考生能够准确认识自己,认识报考的职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梳理自身经历、性格优缺点、人生观等要素的基础上,根据报考职位的要求,有选择的归纳,与报考职位的要求相对应。例如,你报考的是财会岗位,那么你的答案中应体现出自己思维缜密,做事谨慎有序的特质。又如,你报考的是乡镇公务员,那么你的答案中应体现出自己脚踏实地、具有责任感的性格特征。

三、淡定——压力型题目的备考

近三年的公务员面试中,传统的自我认知类考题已渐渐退出面试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力型题目。“我觉得今天你的表现有点紧张,距离我对你的预期有很大差距,请你对你自己的表现作个评价。”或者“我听说你在这次面试中找了关系,是这样吗?”有些考生一听到这样的题目,顿时满头冒汗,反问考官“你听谁说的我找了关系?”这样回答,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出局”。

其实压力型题目仅仅是考官为了考察考生面对压力环境下,能否保持冷静沉着,以此推及考生在以后能否胜任拟任职位。所以考生遇到这种问题,一定要保持从容,按部就班的答题。遇到这类题,考生首先应该摆明自己的态度,相信这是一次“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同时向考官表明自己经过是认真复习,认真备考的,并没有“走关系”。此外,还要说明自己对于面试结果的态度,从自身找原因,可能是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等等。

对于压力型题目,我们答完上述内容后,已经基本达到要求。我们知道,答案没有亮点是不能赢得考官的特别注意。怎样才能答得出彩呢?考生不妨这样说:感谢考官今天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给我,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脚踏实地,按照规矩办事,本着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做事、做人。

2012年进入面试名单的考生们欢欣鼓舞的同时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接下来的面试了,面试中素有一种说法:“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而在综合分析这个模块里面,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是重中之重,下面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将社会现象类题目中考生常见的问题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第一问:社会现象类题目都是出自哪里?

面试当中的社会现象类题目的材料一般都来源于现实中的热点,而且基本是时下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涉及到的范围一般为社会民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近两年民生问题尤其引起关注。社会现象类题目一般考察考试前半年内发生的热点话题,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就屡屡出现在面试当中,如果考生能够对于食品安全的热点材料事先做过充分的准备,那么必当胸有成竹、有备无患。考生在平时备考的时候可多关注主流期刊网站比如人民网、新华网、《半月谈》、《人民日报》、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等等。

第二问:面对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感觉无处着手,怎么办?

社会现象类的题目试题来源广泛,很多考生对相关的背景材料不熟悉,再加之临场紧张等心理因素,感到社会现象类的题目非常难,出现这种情况非常正常。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对热点话题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争取对见到的每一个热点话题都有所了解,这样见到问题方能有话可说,适当背诵些有深度的评论语言作为积累如果在答题的时候用上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为了以防在考试中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准备些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拿到一个社会现象类题目,首先要找到题眼也就是扣题,比如题目中问的是谈谈对于国学热的看法,就要找到国学热流行的背景,接下来分析这个现象,如果认为这个现象是好的,就着重谈国学热带来的影响,如果认为这个现象是不好的,就着重谈它产生的原因,如果认为这个现象有利有弊,就分别谈下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影响和原因谈过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办也就是找对策了,最后要结合自身岗位或政策理论进行话题升华。以上为现象类基本的答题思路:扣题—分析—对策—升华。

第三问:回答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时怎样避免过于模板化?

很多考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于是产生了一个常见的问题:每次答题说的话都很相似,会不会被考官认定模板化痕迹过重而造成低分?如今公务员面试反培训反模板的倾向愈演愈烈,这里面有几个小技巧帮助考生避免模板化答题。

第一,乾坤大挪移。所谓乾坤大挪移,就是把以往的答题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先去分析原因逐层深入再转向扣题述背景,再比如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升华的语言就可以把升华这块去掉,动不动结合自身岗位展望未来考官听多了会吐的。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如今的公务员考试侧重于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如果考生在回答社会现象类的题目的时候能够理论联系自身工作实际的话会成为答题亮点,为自己加分不少。比如食品安全问题,考生若之前做过质检工作便能够从专业角度答题,若做过媒体工作也可以联系媒体工作经历对食品安全问题宣传报道,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认知,这些东西都是考生个性化的答案,鲜有雷同。

第四问:怎样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出漂亮的答案?

面试中思索的时间极短,而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涉猎的内容广泛,所以略加思考便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是每个考生的终极梦想。笔者认为:欲达非常之目的得有非常之手段。

第一,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气。功底是支撑起漂亮答案的基础,思考的深度、语言的精准这些都有赖于平时的积累,非一蹴而就之功。这样的底气需要备考的时候多思考、多训练。

第二,先求质、再求量。有些考生因为时间短任务重便片面追求答题数量,这样做有一定效果但离拿到高分还有一定差距。笔者建议,拿到一道社会现象类题目的时候首先模拟真实考试情景答一遍,然后将自己的答案整理出来,接下来查阅资料将这个题目放到某个热点当中提升思维高度,或请教高手指出问题、充实自己的答案后再次作答,比较出两次答题的差距多做思考、举一反三,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必有质的飞跃。

以上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生面对社会现象类题目最常见的四大问题,祝大家金榜题名!